近期有很多人想建設采摘園,但很多人都不知道該怎么做,從哪一步做起,建設采摘園首先要有一個自己的計劃,做哪種采摘園?要怎么經營?這些都是要考慮的。下面咱們就針對要建設采摘園的小伙伴們來做一個采摘園區怎么做才會既增收又省錢的介紹。一起來看看吧。
1、首先要搞清楚發展休閑采摘園的意義
發展采摘園區主要目的, 就是滿足城里消費者到鄉村進行休閑體驗,同時自己在經營中實現增產增收。也就是說通過采摘, 游客不但可以體驗豐收采摘的喜悅,而且可以欣賞到怡人秀美的風景。所以采摘園的園主一定要記住,你賣的不僅是農產品,更重要的是心情,畢竟在目前這個競爭激烈的社會里能讓自己快樂的事情是越來越少了。
2、哪些地方適合做休閑采摘園?
既然休閑采摘園主要是為城市銷售者服務的,滿足他們周末或者節假日休閑的,那在選址上就要滿足以下的幾個條件:
①距離市區要近
摘園要優先選擇在城市(包括縣城)較近的地方,車程在30分鐘內比較合適,離大中城市一個小時車程內也是可行的。
②交通要方便
采摘的基本上都是自駕游,因此采摘園不能離高速出口太遠,應選在國道、省道、縣道的邊上,不提倡在離主干道較長的村道邊上建采摘園。主要原因是叉路口太多了,不好找,會車也十分困難。
③離景區近的也可以考慮
每個地方都會有景區,景區是城里人觀光旅游的地方,人流量大,有了人也就有了市場,采摘園的選址也可以依托景區帶來的客流量,在景區附近或者在通往景區路上做,體驗感更好。
④在農家樂附近做
有些地方的農家樂早已經形成了規模,也很有名氣。在這些地方做,可以和農家樂形成優勢互補,讓游客吃好喝好,回去在采摘園玩好,回去再帶點好的。
3、采摘園種什么好呢?
這是每個初次做休閑采摘園人的共同困惑。因為很多農產品的采摘期很短,比如櫻桃一個品種的采摘期也就10天,多個品種結合,早中晚搭配,也就1個月的時間;再例如杏,采摘期也就一周,這樣品種,讓人既費心費力,采摘期不過一年的十二分之一。
曾經有個園主,和我在閑聊的過程中,就提出了搞個百果園的想法,通過建立設施大棚,讓自己的園區,一年四季都有果子采摘。
這個想法不錯,在現實中卻難以實現,干過農業的人都知道,做好一個產品的品質都不容易,何況還要做百果園?因此,我們在選擇品種時,應選擇采摘期較長、產品直徑較小、果皮不能過薄、重量較輕、高度適宜的農產品。
和我們合作的一家楊凌的大棚無花果種植基地,老板是叫于云華,浙江金華人,他們每年的無花果從5月份上市,可以一直采摘到10月份,果樹只有1.2—1.5米,果個大、顏色鮮艷、口感好,這幾年在北方無花果還比較稀罕,采摘價50元/斤,供不應求,市場反映也不錯。
作為采摘園,品種不宜太多、太雜。一般圍繞春秋兩季,一個或幾個同類品種做采摘效益比較好。
總之一是在品種選擇上還是在種植模式上都要創新,比如草莓可以采取高架栽培方式,能給人耳目一新的感覺,火龍果、無花果則是在品種占優勢,畢竟物以稀為貴,另外櫻桃番茄、小乳瓜也適合做采摘;二是要做精,規模化種植,但不貪求面積,把品質做好,把口碑建立起來,俗話說金杯銀杯不如口碑;三是延長產業鏈,對于季節性的過剩產品要有深加工,以備不時之需。
4、休閑采摘園如何運營才能火起來?
①配套設施要跟上
一是采摘園區生態要跟上,主要是環境要好看美觀,還要能讓消費者照相留念;二是廁所這些基礎設施要能跟得上,要讓消費者滿意。
②品質要好
疫情之后,人們對于農產品的營養價值和安全性更為看重,因此采摘園的農產品品質一定要好。
③要會宣傳
除了自己會借助朋友圈、抖音和快手之類的平臺宣傳,還要借力政府、專家、新聞與網絡媒體等渠道加大宣傳力度,也可以和中小學合作,做研學教育。
④多做活動
記得一位做策劃的朋友說過,熱點就像是波浪,總會有新的浪潮涌來。要讓別人記住自己,就需要制造一波一波的浪潮,活動就是這樣。可以針對園區的實際情況,按照采摘時間的安排進行推廣宣傳,包括果樹的認養活動等等。
⑤產品要有品牌,滿足不同采摘人群需求
采摘園也要樹立創建品牌的意識,農產品要有包裝、商標、名稱、產地等。根據消費者的不同需求,有塑料袋、有普通盒子、有禮盒,講好采摘園的故事。
以上就是采摘園區怎么做才會既增收又省錢的四個方法,我們在建設采摘園的時候首先要明白采摘園的定義,針對的人群,還有種植那些水果比較好,要怎么經營才能火起來,這些都是建設采摘園一定要考慮的因素。
版權聲明:文章來源于www.agunbd.com/jszc/150.html,轉載請注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