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業生態旅游度假村的旅游資源都是原生自然資源,人工轉化的成分小,且不具破壞性。農業生態旅游本身具有豐富的自然資源,再加上濃厚的鄉村文化的人工融合,使其更具農業生態旅游性和人工性。下面咱們就來聊一下生態農業旅游度假村規劃設計要點,一起來看看吧。
要點一:準確理解旅游度假村創建條件
生態農業旅游是指具有較好的資源和環境條件,能滿足游客休息、體育、娛樂等休閑需求的比較完整的度假區。
在目前的度假村規劃建設過程中,普遍存在對觀光旅游的誤解,即度假村地區被理解為“觀光景點+星級酒店+房地產”的結合,以及假日設施的缺乏,假日生活已成為一個單調的高級酒店住所。
要點二:準確定位目標市場
旅游度假區的規劃建設離不開良好的市場環境。如何準確定位旅游度假市場,是旅游度假勝地規劃的前提。
首先分析國際國內假日市場消費者行為的特征;
其次,分析項目區和類似區域的消費能力和休閑消費習慣;
在分析項目所在地區度假產品的開發情況。
然后根據對項目度假市場定位的分析。
要點三:產品設計兼顧全方面與個性
度假產品設計是度假勝地規劃的重中之重。假日產品需要各種適合所有年齡的產品。有很多戶外運動項目適合不同家庭和不同年齡的度假者。其中,度假酒店是較為核心的度假產品。
設置不同檔次、不同類型的特色住宿設施,包括高星級酒店、優質度假樹屋、度假木屋、水房、度假營地(自駕、帳篷、房車、集裝箱)、度假住宿等。
要點四:提升綜合宜居環境水平
度假村氣候宜人,環境優美,空氣質量好,水質好,森林覆蓋率高。這是度假者的基本要求。優越的生態和文化環境是度假村可持續發展的重要基礎。
1、自然環境提升:
主要體現在提高度假區的綠化率,劃定生態環境保護區,注重建筑風格與周邊環境的協調,減少旅游活動的負面影響。結合度假區的景觀設計,度假區由建筑、地形、水系、植物、結構、創意景觀組成,使度假區成為一個居住環境良好、景觀優美的地方。
2、人文環境提升:
完善城市化建筑風格,使之成為具有突出藝術特色和地方特色的景觀建筑。改造城市化廣場的風格,增加樹木,草坪,休息座位,互動景觀,休閑站點的數量,減少硬路面。加強景觀設計的藝術性、互動性、體驗性和地方特色。
要點五:專業配套公共服務設施體系
旅游景觀規劃中對于度假服務設施的要求是較為重要的,在規劃評價體系中占的比例也比較大,數量充足、類型豐富、特色鮮明的設施、休閑體驗活動是度假區建設的要點,也是留住游客的核心支撐,是構建游客度假生活的主要條件。
國際旅游度假區通常具有特色交通工具,如自行車、小火車、人力車、馬車、牛車、游船、快艇。設置步行、自行車專用道。選線連續,與主要假日設施串聯,配合景觀,環境宜人。人工環境需充分考慮老年人的需求,建設無障礙設施并保障其有效使用。例如,應在海灘和湖濱地區增加無障礙通道,以增加殘疾人的親水機會。在人口集中的公共場所,應合理搭建旅游廁所,A級廁所的比例應達到50%以上。
要點六:統籌拓展泛旅游產業集群
泛旅游產業集群是圍繞特定區域旅游景點形成的旅游核心產業、旅游依托產業、相關輔助組織、旅游組織和教育培訓機構,形成了完整的旅游服務體系。主體是以旅游業的互動、協同工作、旅游產品和服務的創新為主體,提高旅游業的競爭力。
以上就是生態農業旅游度假村規劃設計的六個要點。以上內容介紹完了,后續大家想了解更多相關知識內容,可以持續關注我們的官網,如果近期有小伙伴想要采摘、團建、旅游的歡迎大家來我們的采摘園。
版權聲明:文章來源于www.agunbd.com/gsxw/141.html,轉載請注明出處!
上一篇:生態農業旅游未來發展前景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