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光農業生態園是采用生態園模式,在觀光園內進行農業布局和生產,集農業活動、自然風光、科技示范、休閑娛樂、環境保護等為一體。實現生態效益、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的統一。然而在一些地區,尤其是在經濟發達地區,由于盲目開發規劃不當而經營慘淡。今天咱們就來聊一聊濟南生態園經營慘淡的原因有哪些?一起來看看吧。
一、缺乏科學的規劃設計和經營管理:
1、觀光農業生態園建園主要目標是進行生態示范,進一步拓展生態農業和觀光農業的功能。但一些生態園的設計并沒有結合其建園主要目標進行科學的規劃設計,充分發掘現代生態園豐富的資源內涵,因而造成園內功能分區不明確、旅游路線設計不合理、產品結構單一,不能多角度利用資源。
2、另外,以旅游度假為主題的觀光農業生態園受本身規劃設計影響,客源渠道比較單一,很難吸引到較遠城市的外地游客。
3、再者,園區提倡采用自然生態平衡的管理模式,但園內管理人員文化素質低,生態知識貧乏,致使服務質量較差,管理比較混亂。
二、旅游形象定位模糊,觀光性不強:
1、濟南生態園開發既以觀光農業為核心,就需要整體定位和科學思考,需要加大旅游基礎設施的投資力度,使農業和旅游開發齊頭并進、相輔相成。
2、 現在一些觀光農業生態園中只是憑籍溫暖的氣候及特色風情,大建別墅和娛樂場所,開發大規模度假村而偏離生態農業旅游主題。如一些觀光農業生態園中農業生產和布局單一,沒有突出兼具多種功能的“生態農業旅游”特色和“綠色產業”優勢,導致觀光性不強;在開發旅游產品時只盲目追求“大而全”,沒有“培植精品”的觀念,缺乏拳頭產品和特色產品。所以整個生態園形象不明顯,品牌不突出,沒能做到“人無我有,人有我精,人精我新”。所以導致旅游項目單調,缺乏吸引力,難以深度開發。
3、在制定規劃和投入資金時應突出主題、把握方向,避免偏離“農業旅游”的主題,失去現代生態農業觀光園的特色和優勢。
三、生態示范作用不強:
1、觀光農業生態園是采用生態園模式進行園內農業的布局和生產,以生態農業作為農業觀光的基礎,體現“整體、循環、協調、再生”原則和“生態文化”內涵。
2、有些生態園開發只以觀光農業為幌子,單純追求營利,沒有采用生態農業的模式來設計和生產,生產的無公害產品也是以高投入換來高產出,沒有完全遵循有機農業的生產模式。
3、這種缺乏文化內涵的生態園經濟,其投資價值和發展潛力將大大降低。所以,也就很難起到相應的生態農業示范作用,同時也不具備通過有機農業來進行綠色食品生產的能力,很難實現經濟、社會與生態效益三者的統一。
四、科普教育和農業科技示范性不強:
1、生態旅游,不僅僅是一種自然觀光旅游,它更是一種注重保護自然的高層次旅游活動和教育活動。觀光農業作為傳統農業與現代旅游業相結合的產物,其實質是具有休閑、娛樂和求知功能的生態、文化科普旅游。
2、目前,我國農業科普還存在很大的市場空白,這一空白與我們現代農業發展新方向生態觀光農業形成了互補,旅游科普就理所當然成了觀光農業和農業科普發展的新方向。
3、大多數濟南生態園都沒有設立專門的科普教育中心和環保教育宣傳基地,無法為當地大中專院校提供課外實習基地和小學環保教育基地。再加上導游素質較低,所以生態園很難發揮相應的教育功能,對周邊地區推廣和示范現代農業技術的效用性不強,無法為我國農業和科普事業的發展營造良好的環境。
以上就是濟南生態園經營慘淡的原因四個原因。后續大家想了解更多關于生態園相關問題的可以關注我們的官網,我們會不斷更新相關資訊,來為大家提供更便捷的服務。
版權聲明:文章來源于www.agunbd.com/gsxw/120.html,轉載請注明出處!
上一篇:濟南采摘園如何做到正確運營
下一篇:濟南哪些地方適合建設濟南采摘園